核心配资知识网 华夏香港甘添: 做金融产品创新破局者
□本报记者 张舒琳 王雪青
成立近17年以来,华夏香港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差异化的中资机构。
金融产品创新,如同“拿着锤子找钉子”,也如同“找准钉子造锤子”的过程。这意味着开拓者要兼具前瞻视野以定位潜在需求,以及拆解难点、构建创新动能的能力。华夏基金(香港)近年来正是如此践行:放弃“寻找更好的蜡烛”,选择“点亮电灯”,在新兴赛道上持续破局。
在华夏香港CEO甘添看来,新技术革命对金融业并非锦上添花,而是形态重塑。正如十几年前,在没人可以想象互联网将以全天候、跨地域、效率革命的线上业态颠覆大众消费习惯时,就有一批科技企业致力于创新产品改变生活。当下中国香港市场的创新土壤,为资管机构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华夏香港作为创新的笃行者,在拥有全面资产类别的背景下,每一阶段性的战略方向都充满前瞻性,打造了多只全球首发、亚洲首发、中国香港市场首发的产品。
甘添看好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未来三到五年的爆发式增长,华夏香港已抢占布局先机:香港首只以人民币计价、跨市场、纯投资级别的人民币债券公募基金正是来自华夏香港。甘添预测,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有望在2030年达约5万亿规模,而点心债(离岸人民币债券)作为核心载体面临历史性机遇。
甘添,华夏基金(香港)行政总裁及首席投资总监,拥有超过20年的投资管理经验。在2008年华夏基金(香港)成立之初加入,分别担任董事总经理及投资经理,并一直管理公司成立最久的股票绝对收益策略。
“不一样”的资管机构
如同在无人探索的沼泽上架设钢索桥,在技术、支持政策尚不成熟的发展初期,华夏香港就坚定介入数字化浪潮。前瞻性、创新性贯穿了华夏香港近年来的发展历程。
以人民币债券产品为例,2022年地缘冲突爆发,人民币尚处于波动通道,当时人民币债基并不被投资者看好,但华夏香港看准点心债市场即将爆发,发行了香港首只以人民币计价、跨市场、纯投资级别的人民币债券公募基金——华夏精选人民币投资级别收益基金。
一年后,华夏香港又推出华夏人民币货币ETF,该产品上市仅两年,规模便迅速攀升至49.7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货币ETF,目前7日年化收益率在1.4%至1.6%之间,在货币基金中领先,这只产品也成为跨境理财通的明星产品。
在权益ETF战场,华夏香港亦形成了差异化突围。2018年,香港联交所修订的主板上市规则生效,引入了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联交所主板上市,此后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在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联交所也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2021年,华夏香港率先推出了全球首只纯港股生物科技主题ETF——华夏恒生生物科技ETF。即便2021年国内政策发生较大转变,创新药板块一度下行,但这只产品依旧获得众多国内及海外投资者追捧。这只产品已成为香港的最大港股生物科技ETF。此外,华夏香港2022年推出的华夏恒指ESG ETF,目前规模超过90亿元,成为亚洲(剔除日本)最大的ESG宽基ETF。
华夏香港的母公司华夏基金是内地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ETF行业领军者。区别于母公司在ETF领域的布局,华夏香港旗下ETF主要致力于为国内投资者提供布局全球资产的工具。早在2016年,华夏香港就推出了当时市场上首只关于纳斯达克100指数的杠杆及反向产品。此外,华夏香港还广泛布局了跟踪MSCI日本、欧洲、印度等指数的ETF、亚洲投资级债券ETF等,产品线十分齐全。此外,华夏香港也为内地投资者布局香港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工具,目前,纳入沪深港股通的ETF共18只,其中有3只为华夏香港旗下产品。
看好离岸人民币债券扩容空间
对于华夏香港未来的战略布局,甘添表示,离岸人民币债券是核心的战略方向之一。甘添看好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特别是点心债市场的发展,这个领域在未来三到五年将展现出巨大的增长空间。
“从政策层面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战略,得到了自上而下的全力支持;从市场层面来看,点心债目前提供的收益率相对具有吸引力,对于面临‘资产欠配’局面的境内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我们预期这个市场会迎来蓬勃的发展。”甘添表示。
自2017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存款池逐渐增加,从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4年底的1.4万亿元,再到目前约为1.5万亿元规模,其中香港占比逐步提高。甘添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离岸人民币市场迎来结构性扩容机遇。预计到2030年,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有望达到5万亿元的目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动形成稳定的、期限齐全的流动性供给渠道。
甘添表示核心配资知识网,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正成为连接内外循环的关键枢纽,而点心债作为核心载体,正迎来历史性战略机会。
点心债是发行最早,目前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离岸人民币债券种类。过去几年,点心债市场蓬勃增长。随着人民币融资成本自2021年以来大幅下降,点心公司债市场规模增长逾三倍,从2020年的2540亿元增至目前的近1万亿元。
“点心债市场二级市场流动性在过去一两年明显提升,以5年期以下的债券为主,同时长久期的债券的发行也在不断增加。”甘添表示,“当前,点心债的一大投资吸引力在于,相同发行人的点心债相比同期限的境内债以及美元债(外汇对冲后)收益率仍有一定溢价。”
在他看来,离岸人民币债券的交易和投资价值,既体现相对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的溢价,以及其本身利率变动所带来的资本利得博弈机会,也体现在包括曲线形态、离岸与在岸组合等相对价值策略层面。
目前,中资企业正在加速用点心债替代中资美元债。比如,信达集团近期发行了30亿元3.5年期的点心债,利率为2.35%;而在境内,同久期同信用等级的债券利率还不到1.9%,这次发行吸引了超过300亿元的认购资金,可见市场热情之高。
内地头部企业也在积极参与这个市场。今年3月份,科技巨头百度在香港发行了100亿元的点心债。在港股挂牌的蒙牛乳业近期也公告称,成功发行了20亿元5年期及15亿元10年期高级无抵押境外可持续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28日,点心债合计发行数量超700只,发行规模超5000亿元。
“无论是3年期、5年期还是10年期品种,收益率都比国内同类型债券高出30-50个基点,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甘添表示,“在‘资产欠配’的背景下,境内大型机构一般都愿意通过点心债参与到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之中。”
“国家鼓励外资企业通过两种方式投资中国:在上海发行熊猫债,或在香港发行点心债。”甘添表示,“最近一两个月,雀巢、宝马等跨国企业以及淡马锡等金融机构,纷纷在香港发行点心债融资。这意味着,未来外资直接投资中国可能会越来越多地采用离岸人民币的形式,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逐步减少对美元依赖的过程。”
南向通政策放宽同样带来发展机遇。甘添表示,随着跨境理财通等政策优化,内地投资者配置离岸人民币资产的渠道更加畅通,这为离岸市场注入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随着南水持续涌入香江,内资对港股的持股比例不断上升,港股定价权天平正在倾斜。在谈及港股市场的变化时,甘添表示,“外资主导香港市场”这一问题已逐渐过时。随着南向资金占港股日均成交四成以上,海外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影响力已较6年前大幅弱化。
甘添表示,市场的本质决定,若优质企业在香港市场持续释放业绩,逐利性的资金将持续涌入港股市场。此前,香港监管部门表示,正积极推动港股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这一机制有望在年底前开通。若持有离岸人民币的内地投资者能直接用人民币投资港股,省去了兑换外汇的磨损成本,将进一步提升国内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的参与度和定价权。
辉煌优配吧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核心配资知识网 党建引领聚合力,绘就普陀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协同发展新图景
- 下一篇:没有了